切勿以為孩子接受過財務教育
當您的子女上學時,您可能期望他們能夠學習到有關為未來進行儲蓄和應對財務困難的基礎知識。然而,真實情況可能並非如此。
令人意外的是,大多數國家/地區的兒童幾乎沒有在學校裡接受過理財教育,許多人畢業時對儲蓄和投資幾乎一無所知。
研究顯示,這一教育缺失讓許多消費者認為自己沒有接受過個人理財方面的教育。1
儘管如此,近年來,在許多國家/地區出現的新興線上平臺讓任何人都能更輕鬆、更低成本地進行投資。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是正向的,因為這些平臺易於使用,吸引了新一代參與投資。鑒於年輕一代可能在許多事情上面臨經濟困難,從學生貸款到難以企及的房地產市場,現在就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
然而,在這方面也存在令人擔憂的情況。年輕人沒有接受過他們應該受到的正規理財教育,而是轉向社交媒體達人來學習投資,但這些達人可能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網路達人常將投資進行曲解或將投資描述為一個短期過程。事實上,投資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且是一個相對乏味的過程。
像 2021 年美國發生的 GameStop 事件這樣的情況並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對於許多人來說,他們是透過購買這家公司的股票,以及其他被稱為「迷因股票」的股票而初次體驗投資。儘管許多人獲得了豐厚的回報,但他們對股市的運作方式也留下了扭曲的印象。
而出現這種情況的不僅有「迷因股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比特幣和狗狗幣等加密貨幣急劇飆升的熱度所吸引。加密貨幣已迅速成為 Z 世代的首選資產。
但參與加密貨幣市場的人並未享有與其他投資相同的監管保障。鑒於此類資產的風險和波動性之高,即使是經驗最為豐富的投資者也應謹慎以待。
社交媒體和迷因股票可能正在吸引年輕人參與投資,但他們首先應掌握某些核心原則,這一點至關重要。這正是您可以提供協助的地方。和您的孩子聊一聊——教導他們為退休生活進行投資的重要性或是定期儲蓄的價值。下面的文章可以協助您啟動這個教育過程。